close

一直以來,我對綜合課本頗有微詞。

如果曾翻閱過小學三到六年級的綜合課本,

就會發現內容大同小異,難以充實有系統地進行教學

所以多年來我都採用自編的教材上課。

既然課本的資源不足,

我們就來從別的方向來找資源吧!

 

綜合課要教的是生活的能力,

指的就是現在最夯的"素養"

 

「素養結合知識、能力與態度,是一種持續的自我學習改變的能力,」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高中優質化計畫主持人陳佩英這麼說。(王惠英,2018)

 

對我來說,想在教學中讓"學習"發生,

"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很多人覺得綜合課不好上,是因為只能泛泛聊天。

很多人覺得綜合課很好上,也是因為只要跟孩子聊聊天。

對孩子來說,他們的知識背景並不充實,只靠著聊天或體驗活動,

都難以引起改變或內化。

 

因此,任教老師最好有中心概念,

以我為例 是以生命教育為主軸,

搭配能力指標設計課程,綜合課才不會流於玩遊戲。和國語數學一樣,一課一教,

教和學都要清楚。廣泛運用素材,讓孩子有思考討論的依據。

例如電影,網路短片,短文,體驗活動來讓孩子“思”,

透過討論“思辨,製造機會讓其“實踐與思辨”,

反省後再出發,是一動態循環的歷程。

 

我發現老師們在實作時,最感棘手的是"分析素材"的能力。

綜合課之所以難上得好,常是因為教師在分析文本的時候沒有切中關鍵,

設計出層次不同的討論問題,導致課程失焦,課程遊戲化。

 

因此我在研究課程時,不只蒐集體驗活動的形式,

而是先研究閱讀理解,發問技巧。

以下是一些很棒的工具書。

書目2 書目3 書目1  

 

對我來說,所謂的文本並不限於紙張,

電影,短片,故事,只要有情節,

都是文本,

因此可利用這些書來增強自己從文本找問題。

還有,溫美玉老師針對國語課本內容設計的提問也十分精準,如果跟老師的教學版本一樣,剛好用來實際練習。

書目4書目45  

 

 綜合課少不了體驗活動,體驗的目的是為了

1.專注檢視當下自己的情緒,想法。

2.與自己過往的經驗結合後,產生新的想法。

3.思考與想像未來遇到類似的問題,該如何處理。

 

然而,只有玩遊戲,大部分的孩子是沒有能力往"哲學"的方向思考,

和自己的生命成長做結合的。

而"提問"就像是彼得潘的小精靈,

能夠引領思考方向,串起學習經驗

然後,

最美妙的就是孩子自己的"發現",

每個人都不同,不一定都符合我們的期待,

但那是他們對自己獨特生命的省思,

值得尊重,值得期待。

針對體驗活動的發問和帶領技巧,請看以下這些書

_20180730_091436.JPG DSC_2217.JPG _20180730_091330.JPG _20180730_091405.JPG  

 

題外話

本人真的很愛買書,教室裡的書已經爆炸,

還有書商還要來推銷,我只好秀出爆滿的教室,

問:您覺得我該擺哪兒?

 

以上這些書,有的不太好買,但真的好用

如果貴校有經費,請購後大家都能用,倒也不必人手一本

 

一直以來,綜合領域都很冷門,

但我覺得這是最早符合教素養的領域,

我從這領域開始練功,擴及到國語和數學的教學,

非常受用,教學時很享受,得到學生的回饋很幸福

希望有越來越多人一起共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思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