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學思考

一開始,是在無意中看到這個網站: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22479&p=5

 

一個憂鬱症患者的告白:請收回"自殺不能解決問題"這個口號

 

文章後有一個影片的連結,討論何謂同理心。

 

我看了深有所感,原來將自己移到對方的角度思考,

 

而不急著給建議,(彷彿是再度證明自己比對方過得好)

 

真誠的,不批判的陪伴,

 

或許是我當下對同理心的解讀吧!

 

也根據這樣的感觸,我想做這個活動。

 

希望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思考,

 

母親(或其他重要他人)和自己相處時的糾紛和不諒解。

 

或許是因為文化的緣故,我們傾向於解決學業或生活中的難題,

 

但對於關係中的難題則常選擇迴避,

 

情感的因素常令人難以負荷,

 

引發的後續效應也令人恐懼且不知所措。

 

(諸君有沒有惹過家人生氣,結果全家氣氛急速降至冰點的經驗?)

 

所以,我們選擇忽視關係中的問題。

 

我希望孩子能藉著活動,試著了解何謂同理心,

 

 或許有了同理心,體貼和原諒就不會那麼難了。

 


 

 

 說媽媽的壞話

教學準備:

道具:圈叉牌(自製),cue牌(自製,意指老師請點我發言)、便條紙

1.請全班雙眼閉上,在心裡默默地立下守約誓言:今天在班上說的話不外傳。

2.請用五分鐘想一個媽媽最讓你受不了的地方,寫在學習單右半邊上部(媽媽的碎碎念)。

同理心上.png 

同理心下.png  

3.請學生自願上台分享自己的經驗,

  其他的同學若自己的父母親也有類似狀況的請舉圈,若否則舉叉。

4.有話講就舉cue牌。

(認為"家長不聽自己解釋",以及"愛比較"這兩件事情,獲得絕大多數孩子的共鳴)

5.教師引導討論:

在今天的活動裡,或許你們也發現,

爸爸媽媽令你受不了的地方,其實在別的家庭也有發生過,你並不孤單。

這些討人厭的事情中,有沒有你也會做的?

父母做這些事情的心態是甚麼?

 (回收學習單,以便下節課使用)


 體驗活動:

驚爆骰子樂

教學想法:

上一堂課中,我嘗試做的不是教孩子去同理別人,

而是我先試著同理孩子。

或許您沒想過,

雖然我們認為加諸於孩子的種種規矩是必要的,

然而我們展現的方式,

孩子心中感受到的,

其實有一段落差;

我們希望孩子有同理心,愛心,為了自己努力奮鬥......

但我們常常忘記同理孩子的情緒,處境;

所以在上堂課中,

我希望帶給孩子一個"被同理"的經驗,

(當然還有很多方式可用,不一定要說媽媽的壞話)

 接下來的這堂課,我設計了一個情境,讓孩子觀察別人的情緒反應,

試著同理他人的情緒。

 教學準備

教室座位安排如下:

IMAG1794.jpg

 

靠近講台有五張桌子,上面各放了PASS和迴轉牌,以供玩家選用。

其餘學生和五位玩家相對而坐,扮演觀察者,方便觀察表情。

 教師事前在每張觀察者桌上放樸克牌,點數1-5點,

若拿到點數五,代表觀察者要觀察的對象是五號玩家。

 

並先書寫板書如下:

 IMAG1795.jpg  

 遊戲規則

 

1.選出五人,到前面坐成一排,其餘學生作為觀察者。

2.教師解釋觀察者要根據發下的號碼(利用撲克牌)來決定被觀察的對象。

3.教師發下學習單,記錄觀察心得(學習單左半邊)。

4.驚爆骰子樂開始!

 A.老師將五粒骰子放在杯中搖,老師看點數後交由一學生保管。

B.每個玩家有「迴轉」和「PASS」兩張牌可使用。

C.玩家輪流依序說數字,一次最多可說3個數字。

舉例:

骰子點數為15點

師喊 : 1  2  3

玩家一喊 :  4

玩家二喊 :  5     6

玩家三喊 :  7    8   9

玩家四喊 : PASS!(直接換玩家五)

玩家五喊 : 迴轉( 換玩家四喊數字)

依序類推,直到喊到"15'者輸。

D.玩家如果說出和骰子點數一樣的數字就必須受罰,懲罰為用身體的任一部份夾爆氣球。

例如用腳踩,用臀部壓,教師可視情況讓別的同學幫忙壓破。

E.第一輪遊戲執行兩次(每次讓不同批次的 學生參與)。

每一次都要請觀察者說出他的觀察,並請被觀察者進行驗證。

例如:教師請所有觀察玩家一的觀察者都說說自己所見,

        再請玩家一說一說自己實際的感受。

5.請觀察者寫學習單。

6.看影片「同理心的意義」(教師先把重點寫在黑板上)邊放邊停下來解釋。

IMAG1795.jpg  

7.討論同理心的重點。

分享以前老師不明白同理心的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事情(國中當班長事件)。

重點一:同理心的意思是站樣同樣的角度理解他;

            同情心的意思是,想像自己遇到同樣的事情會產生的情緒。

 教師提出情境:「怎麼辦?這次考試只考59分,媽媽說差一分打一下,我完了!」

請孩子以同理心回應。

孩子普遍都能抓到重點,

有的人鼓勵我下次再努力(抓到我想要考高分的心理);

有的人說自己考得跟我一樣差(跟我產生連結,使我感到不孤單);

有的人說要跟我交換考卷(想替我解決問題);

有的人提供回家跟父母自首時的說法(想協助我面對被打的事。

 

8.進行第二輪遊戲

9.觀察者再寫一次觀察

10.播放影片「兇手不只一個」(在一開始提到的網頁中),

    探討不具同理心的後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思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